虛擬的,

所以只要我爽就搬。

 

 

有時候想想自己真的很詭異

我並沒有被追殺什麼

或追求什麼

可是我卻可以很容易對一個地方厭煩

但又可以重複性在某個地方生活

這是現實和虛擬的分別還是我人性上的衝突。

 

總之,我可能會暫時離開天空

其實我也有無名

用了不到兩個禮拜就鎖了,沒什麼太多理由。

天空則是最近他的系統有點不穩,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把我的爛作品慢慢搬過來,慢慢的

 

第一個路人說:永遠寫不完的爛作品和當不完的爛人。

-------------------------------------------------------------

現實中的搬家大概搬過四五次

多半不是我的理由

也許我的心智很早以前就遺漏在行李中了

亦如那消失的伍佰元

亦如那消失的紅包

我沒有故鄉,我也沒有家人

我有的是一個棲身之地和有DNA相似的人

他們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他們

我們並不存在著牆,因為我們從未真的靠近過

至少在我有記憶以來。

順便貼一個我沒寫完的散文作品,我想我也不會寫完了

原因是我已經失去書寫這篇的情感了。

--------------------------------------------------------------------------------------------------------------------------------------

異鄉

 

交完散文後,總習慣和你聊聊其他人的作品,雖然我們總是避開正面討論自己的文字,或者是一種避免尷尬的作法,抑或者我們都不善於正面交鋒。

 

你說,我大概一陣子就只會寫故鄉吧我。語氣很藍。

 

思鄉。

 

那個字詞距離我有這麼點遠,遙遠,對於一個模糊的世界,好比說天堂吧,也許對我來說都是比家鄉還是容易了解的。我並不是沒有在那裡生活過,時間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而只是缺乏一種對於家鄉的想念,像是你明確的知道體內的營養素不均衡,你卻束手無策的,無法補充。

 

你的存在,對我來說像是一個完整的人遇上一個久患疾病的人,又或者像是一件質地光滑色彩亮眼的瓷器遇上一塊破瓦,即便殘缺的部份是什麼,我也說不上來,但確實有所缺漏的。

 

老去的人,如果未曾見過其他仍有春天的人怎會知道自己的老,有所缺憾的人在尚未看到另一個完整的個體要如何知道自己的缺陷,也許就像是這樣,長期遠離這個社會的我,在這樣的距離逼視自己的所缺乏的情感。

 

或者其實我說了很多的謊言,在國小國中高中寫作作文,提到父母家庭親人的寫作,幾乎都是我個人的幻覺或幻想,去捏造一個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的謊言,是否是太習慣說謊以致於我,忘卻所謂的真實,在紙格子上建構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人生,安穩陽光陰性並充滿故事性。

 

也許是那樣的開頭,我的父親時常關愛我,雖然時而嚴厲,但我知道他的表現是愛我的,在某次考試考不好的不好的夜晚,他正經地對我說,我以為他會斥責我,沒想到他只是將手輕輕搭在我身上。但全然不屬於事實,事實是我們就是一種呈現陌生的狀態。

 

而這種陌生不但出現在對於父親角色的,也許剛好契合傳統書寫的角色,父親總是給予距離並呈現一種威嚴的姿態,有如一個君王統治他的國家。然而,並不是這樣,這陌生的情況也分布在其他人身上,母親對於我也是陌生的,而兄弟姊妹間的情誼也是個陌生,即便我確實不是所謂的獨生子。

 

我並不是獨生子,大概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發生的。的確關於生物的、長幼的、年歲的,所有的順序都擺明這一點,我不是獨生子,然而我印象以來,我卻對著回音說話的時間大概佔據我一半的生命,腦內的回音或是白牆的回音。家人們並沒有對我不好,也說不上什麼不好,只是我們的世界極少交集,各自維持那樣的和平,偶爾零星的戰火,都是發生在現實的課業、工作等等冷冷的東西。

 

可能是我的個性太過乖巧,安份,在宅這個字眼尚未被媒體發揚光大以前,我就是個逃避陽光的小孩,我做不成球場任何有點光芒的灰塵,我只會坐在樹下,然後喃喃,有時候寫出了什麼,有時候沒有。大概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會遇上什麼,有時候不會,反正很平淡的,不論在課堂上或者課堂後,在學校裡發生過最大的事件,好像是家長被找來的那次。

 

那次,過程其實很簡單,我在課堂書寫一個不入流而且俗濫的故事,被導師盯上,他要我交去前面,只是我不願意。我說:『我願意接受任何懲罰,但是我不想交到前面。』他還是執意要我交去前面,僵持不下,我想他不懂我不想交到前面的理由,如同我不懂他為何偏執於我要交到前面,是阿,我不喜歡那講桌的一切。過了三分鐘也許五分鐘,場面還是這樣靜靜的,他也停在上面,我也停在下面。

 

接著也許發生什麼爭論,但事實上是沒有的,他是導師,我是學生,他擁有一切我沒有的權力,我能抗爭什麼,我只能算是建議。他說,如果不交就去訓導主任。如果不交就找家長來。有一半的我是放棄對抗,有一半的我是想逃避的僵局,我兀自起來,往學務處走,離開教室。這一連串單純的舉動,事後被他解釋成,他以為我要上台對他做什麼,做什麼?如果他看過我歷年來的體育檔案,我想他會安心許多,至少我沒有自信可以扳倒一個聲音洪亮、體格健壯的三十幾歲青年老師。

 

我不記得我在那場詭異的小會議裡談過什麼,我好像什麼也沒談,教官、主任教官、導師、我媽和我哥一一進場,我可能像是一隻等著被屠宰的羊或是批鬥大會上的準右派,這個看似跟我有關的小會議,卻在不久後,我被請出去。裡面就只剩下導師是當事人,其他都是旁聽者和當事人家屬,這場關於我的會議居然在我大半不知情的情況下結束。

 

我還在待那窄小房間的時候,有一段對話是記憶深刻的,老師先開口說:『他家裡的事情也都不跟我說。』要說什麼。母親接了腔說:『他學校的事情回家也不說。』眼眶無聲中充紅,眼淚就這樣開始醞釀起來,慢慢掉落出一兩滴。

 

一兩滴,卻完全淹沒我了。淹沒我所有的可以答辯的語言,那些原本屬於我的實話,那些其實你在忙於電視,忙於廚房的時候我都曾對你提過,即便你有停住聽我的敘述,

---------------------------------------------------------------------------------------------------------------------------------

到這裡就止住了。

散文裡的你是楊佳。這是確實的,我也承認。

在這裡的段落,我還想到一件事情

這次回到某聲,老師突然提起我的母親,問他是否好。

她說:那時候她為了你很煩。

-------------------------------------------------------------------------------------------------------------------------------------

我們是否可以說為了某個人很煩就確實有做到關心?

或者明明是自己庸人自擾還要怪罪在另外一個人身上,

至少我得誠實地說我的母親對外沒有幫我解決過任何應該解決的問題,

好吧,至少有支出讓我足以活下的對內。

但對外呢?或者說是個人呢?他真的了解我嗎?

他連我任何的作品都沒看過。

而我應該訪問家人職業優先的大一期末報告也被我母親一句

『姊姊在念大學的時候,作業也是自己完成的。』

我忘了正確的語句是什麼了,總之是說:別煩我的意思!

但是我和我姊,學校不一樣科系也不太一樣老師也不一樣

那份應該要訪問家人職業的期末報告:老師說最好先從家人開始訪問

我卻做了一個雖然不太陌生,但是很生疏的訪問,對以前教官的訪問。

-------------------------------------------------------------------------------------------------------------------------------------

我媽真的很忙

精神上很忙

其實她也沒真的在忙什麼,就像是煩這個字的意義一樣。

這部份也是受她影響,有時候我很慵懶,可能是受到遺傳或者環境影響

----------------------------------------------------------------------------------------------------------------------------------------

我祖父死的時候我沒有流下一滴淚

我可以確信的是我祖母死的時候,我也不會有一滴淚

而我擔心的是這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和我有血緣關係的人

除了我自己

喪命時,會讓我真的真的難過。

------------------------------------------------------------------------------------------------------------------------------------------

我來自異鄉

一箱(蘋果或橘子)

我不是哪裡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夢之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