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3878487930.jpg 

我已經忘記我第一次想到這句話的場景是什麼了,

不過是在今年暑假的事情而已,看來我真的是記憶力衰退的很嚴重。

也許是自覺我的語言裡總是窩藏著負面的子句,去評斷或解剖結果,大多是厭惡的人以及事物,

結果發現人對於這樣的行為是比較好懂的,或者說比較趨於理性的,

我只能說趨於,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說是理性。

對於你所討厭的事情或人,即便你訴說的對象不認識,當你說出你討厭他的點,

他做了那些你覺得違背道德良心社會規範的時候,多數人會認同,即使不認同也會知道你為什麼討厭,

或者理解你討厭的原因。

但是愛本身是張狂的,情緒的,充斥著隨機跟無機的條件,你對一個人訴說對陌生人的愛意,多是難以理解,

除非他正好也是喜歡那個人,但在全然陌生的狀態下,幾乎是很難明白或者說很難理解,

甚至在有些時候你對於兩方都略有認識的時候,你更會感到驚訝,『你怎麼會喜歡他?』

最近,R向我說他喜愛的對象,原來是一個都在我們身邊的朋友,

他說他喜歡了一年,但,說實話我一點都看不出來,也看不出來R所謂那種有種想要保護的吸引力,

是的,我們總想保護誰,或者盡力而為,我們想得到某些人的讚美藉以得到世界。

但是P真的需要嗎?P對我的說法,他也不認為他需要,是的,他需要的是冒險者,他需要風采

而不是矮小的屋簷。P也不理解R喜歡他的原因,『也不知道為什麼亂喜歡我,喜歡了一年。』

然後這顯然是可悲的,如果你所愛的人,連你所愛的理由都不能認同,那比被拒絕本身還來的糟糕。

但我還是無法理解R的愛情,

果然,

恨還是比愛容易理解的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無夢之夢 的頭像
    無夢之夢

    空白頁

    無夢之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