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ey-dent-tdk.jpg 

我相信哈維丹特(可惜他沒參選)

(來源:http://www.2010hau.tw/project.php?id=6

一切起源都是本人手殘,因為看youtube不小心點到下方跑出來的競選廣告,然後點進了郝候選人的政績,其中有一條我很不滿意,雖然我不是台北人,但是把一綱多本製造成為一綱一本作為政績,挖勒,我有點看不下去,那麼說秦始皇墳書也是一筆很大的政績囉?為什麼要由一綱一本變成一綱多本,是在於民主自由的優先考量,就以往來說一綱一本,那請問是要誰決定這一本的內容?他代表全台灣所學習的歷史地理自然國文等所有文化的依據,舉其中最容易有差異的歷史,如果今天這個一本受到政治影響在某些橋段給予非真實或過多的詮釋,那麼絲毫沒有另一方的可能意見給予回顧,這麼想吧,你願意把新聞台鎖到只剩下一台嗎?說了人民就要相信?即便他不相信也無從考證?這一本的答案如果出錯了,學生是要選擇相信還是自己設法推翻這個錯誤?沒有其他版本的互相牽制,是絕對可能造成的問題。

 

郝市長說,看他子女念不同版本的書籍很痛苦,為減輕壓力才這麼做。試問以前聯考時代國立編譯館一綱一本,學生考試有比較輕鬆?何況一綱多本的意義不是在於叫你每一版本都念,主要在於自由還有民主的選擇,不讓知識受到單一方向的鎖定與詮釋,好啦,可能會有家長抗議,那怎麼辦?怎麼辦?那是人心的問題!讀書為考試,好像學習本身就是工具,分數是目的,父母不想讓小孩輸在起跑點,老師不想讓學生輸在自己手上,這才是壓力的起始點。事實上既然都說是一綱多本,理性上來說,都是相同的綱要所制訂的,那內容應該大同小異,為何要每一版本都讀呢。學生說:因為有的版本講的比較清楚。家長說:怕基測考出來。對了,郝市長也提到基測,我一直不懂高中都已經國教化,基測本身很重要嗎?無論你考上哪間高中,都有競爭大學的機會,難道以後大學畢業還有人會刻意問你高中讀哪?有的版本比較清楚?這是學校老師應當負起的責任,老師的功能之一就是授業解惑,為什麼不向老師發問?或者也可規定老師的授課內容,更何況現在補教業興盛,你詢問的機會很大,為何一定要同時存在好幾個版本?是的,家長的擔心就是一切,就是怕考出來,如我前所敘述的,從一開始的所謂教改失敗,並不是制度上的失敗,而是人心上的根深蒂固,讀書為考取以為在科舉?那為什麼大學的書籍也不來個一綱一本?只准一家出版社談管理學,一家出版社談心理學,好像是說只要人塞到大學裡面,自然就會知道這些自由的概念,難怪這樣的情況會日漸惡化,惡化有兩種,一種是不知道何謂自由,另一種是搞錯自己的自由。

 

不知道何謂自由的人就像是磚牆,不想超越不想作任何的反應根本沒有在思考,整天只想著混學分過,唉壓,這不是社會上最批評的死大學生嗎?但有趣的是正是因為他們對自身感到失望,才會如此,而搞錯自己的自由,無法尊重他人的自由,不也像是一綱一本一樣霸道,我就是我自己的一綱一本,其餘的人事物的想法都不接納。

 

摘錄一段郝市長的內容

我常常不厭其煩的跟別人說,「一綱多本選一本」讓學生不用花時間去比較各個版本教科書的差異,可以有更多機會發展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專長,做家長的應該多多支持子女培養課外興趣。我也常和家長分享:「我的小孩功課都不好,但我完全沒有掙扎,因為學習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我不會去問今天考幾分,反而常問他們今天高不高興?」。

我真心的覺得,擁有正面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在快樂學習的動力下,我們才有機會培育出更多的王建民、盧彥勳或張惠妹。

 

何謂快樂學習?正面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何謂正面?連自由選擇的可能性都不給人叫做正面?上帝都給人不信他的權力,而不讓人選擇使用的書籍卻是正面價值?先不論自由本身是好是壞,而是你今天可以因為懶,而不選擇,比方我有時候懶得點餐,但是這個可以選擇的制度還是存在,而不是把整個制度毀滅,至於我前面說了,快樂學習或壓力本身與一綱幾本的觀念沒啥關係,這個硬扯的有點遠,說不定是只是唸同一本書時間增加而已(聳肩)

市長說:學習重要的保持好奇心?參閱不同版本敘述歷史的差異不也是一種好奇,自相矛盾囉,還有他問說他小孩功課不好他都沒有掙扎,何謂掙扎,你掙扎個什麼?而既然你每天都問他你高不高興,你的小孩又為何有課業上壓力,是不是要找到原因,很明顯的絕對不是有關於一綱一本。最後還是心態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小孩回家說:爸!我不想念書了,我只想打球,成為明日之星。有多少家長可以認同?就好像市長說張惠妹,但是又有多少家長對演藝圈工作擔心?在大家都想安穩選擇道路的情況下,根本不是一綱一本的錯導致興趣無法培養沒有正面人生價值觀念之類的囉唆鬼話,假設你小孩有可以念上台大醫科的分數,但是執意不唸書要當個球手你會答應嗎?可能有一半的家長是否定,不然為何害怕一綱多本讀不完?這才是根深蒂固的原因呀! 至於盧彥勳更能說明這結果,政府根本不重視體育發展,原因當然有諸多理由,但是反方向來說,如果今天依你偉大郝市長所提出的概念,你可以保證不會有盧彥勳的事件重演嗎?出賽還需要自己努力準備基金,也沒有專職的護理人員,如果不能保證的話,那提出他來做什麼嗎?想沾台灣之光的光輝嗎?還是想跟隨流行?

 

我是沒有投五都的投票權,只是看到郝自稱在北市做的政績之一,以及他的說法,我真的覺得有些糟糕。imgfull_10108f_559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夢之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